【育兒心得】曾以打罵管教讀寫障礙兒子 家長調整期望助孩子發掘強項建自信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2/09/22 12:11

分享:

分享:

劉太認為,Stephen的種種改變令她相信,只要給予孩子愛與信任,他的才能必將展現。(受訪者提供)

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每一個小進步,往往都要較常人付上多倍努力。現年10歲的Stephen由不愛返學、自覺「永遠都會咁無用」,到勇於挑戰自己,自信地與別人溝通,當中的轉變爸媽居功不少,過程中亦為家庭帶來更大的凝聚力。

現年10歲的Stephen剛於上周奪得親和藝術慈善基金頒發的SEN學童獎學金,肯定他在各方面的努力。Stephen於小一確診讀寫障礙,媽媽劉太在他K3時已發現異樣,因當時讀K1妹妹懂得辨認的生字,哥哥卻不懂,開始警覺是否有問題。劉太先自行帶Stephen到坊間機構評估,再獲轉介至政府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做檢測,但因排期需時,至小一下學期才確診讀寫障礙,也伴隨言語障礙、專注力、大小肌肉較弱等問題。

劉太回憶小一上學期是最艱難的階段,Stephen上課看不明、寫不到、說話未能清晰表達,吃飯、活動均較同學慢半拍,寫手冊更是最大挑戰。「他抄寫每一個字的過程如畫畫,要寫完手冊,可以想像需要花多少時間。」

Stephen在學習上也是困難重重,除了體育及視藝,需要用文字的課業均全軍覆沒。「中英文要默書測考,他常是空白一片,曾在試卷上畫數獨遊戲被記缺點,令他感到很委屈,加上學校很多活動也與學生的表現掛鈎,同學去圖書館、遊戲室,他統統未能參與,既失落又挫敗,更難適應初小生活。」

劉太自言作為家長也感到徬徨,卻不懂怎樣幫助他。至下學期確診後與學校溝通,取得校方及老師的理解,情況才有所改善。「他所讀小學學術水平很高,但在特殊學習上的包容性也很大,學校的特殊教育主任會與家長商討如何支援小朋友,並會在功課及測考上作出調適。」

親子關係緊張

然而家庭中的衝擊也同樣大,劉太直言爸爸較傳統,其原生家庭家教嚴厲,一直認為教導子女要賞罰分明。但Stephen因著本身的障礙,總是事事做不好,在K3至初小階段家中常有打鬧及處罰。當時Stephen畫畫會用炸彈、魚雷要炸死爸爸,令爸爸更不高興……期後爸爸主動了解SEN,甚至進修了相關課程,明白到小朋友的不足,處罰方式變作是要捉著兒子「錫幾啖」,再玩作一團,親子關係才漸漸改變。

劉太會與兒子明確說明每天的溫習時間,可以兌換多少玩樂時間,訂立清晰的賞罰制度。(受訪者提供)

「當然那不是一刻便轉變過來,但當了解到打罵並不是可行的方法,明知沒用便不應繼續,同時學習調整期望。」她稱,生育子女的初心都是要他們健康快樂,並不是要孩子成為天才,但隨着孩子成長及社會的大環境,父母難免會有不同的期望。「孩子有天份自然要栽培,但沒有並不是他們的過錯,父母的責任應是盡量幫助孩子發揮所長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」

現年8歲的妹妹小時候看到爸媽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哥哥身上,也有投訴,曾經常發脾氣,後來夫婦幾經蹉商,決定媽媽跟進哥哥的功課、爸爸跟進妹妹的,到晚間的pillow talk則爸媽位置互調,兩兄妹各有與父母相處的時間。

劉太笑言,以上策略都是參考其他家長的經驗,她當時加入了多個SEN家長群組,自言對自己幫助很大。「認識很多有相似經歷的家長,會理解彼此的情況及感受,更可預想到孩子未來不同階段的問題。當看到其他小朋友即使面對更大的障礙,亦能好好跨過,會明白其實沒有甚麼大不了,學業不行也可尋找一技之長!」

發掘孩子強項

Stephen唸小一小二時,劉太會為他報讀不同的讀寫班,積極補底,但逐漸發現每上一個課節,只會令他再經歷一次挫敗;至小三時開始省悟要找出他的長處,讓他經歷成功建立自信,才可以踏出下一步,對自己有更廣闊的期望。

Stephen對STEM課程和比賽十分投入。(受訪者提供)

Stephen在數理方面的興趣較大,媽媽便為他物色坊間的STEM課程及比賽,如編程、LEGO、砌機械人等。她稱,比賽有贏有輸,目的都是讓他多體驗,盡了力便可以。「除了個人賽,也有小組形式的,需要與隊友交流,透過與小朋友相處的過程,令他漸漸能自信地打開話匣子、主動提出意見。」

劉太不諱言,生活中的歷練較課堂理論更有效,因而今年暑假期間也讓Stephen獨自參與了一項踩單車活動,與不認識的小朋友及導師共度兩日一夜,由大水坑踩車到大尾篤,自行採購煮三餐,還有機會踩夜車、看星星……她笑言,兒子回來時不單曬黑了,也有碰撞受傷,但卻玩得很開心。

她欣賞Stephen答應了的事都會切實去做,也不再是那個只會躲一旁不作聲的小朋友,變得積極主動,能投入團體,有勇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是次頒發的SEN學童獎學金,目的是肯定小朋友的努力及促進家庭共融,在頒獎禮上有評審分享,比賽本身強調的是進步,但讀寫障礙的小朋友最常經歷的卻是退步︰昨天懂的今天可能已忘記;不論如何努力,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下都難以量度,的確很令人氣餒,家長更會不時自問這樣辛苦是為了甚麼?但劉太說︰「任何事物也沒有絕對,可能只是這一刻未有改變,或許若干時日後改變便會出現,每一小步都會帶來影響,因此只要認為是對的,便應用心盡力去做。」

她自言有說育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是恩典,數年間也的確有所得着,深切體會到父母的喜與樂。「看到兒子的每一項進步,當中的反差常帶來更多的喜悅,小朋友的改變,也改變了爸爸媽媽,特別是爸爸的轉變很大,當中都是源於對小朋友的愛,一家人會同心合力互相支持,為小朋友努力。」

記者︰李越樺